【新会】新会区侨联:活化侨乡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郑潮炯故居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来源:蓬江区纪检监察网 日期:2021-07-26
新会是著名侨乡,近年来注重将华侨文化与党的建设、乡村振兴相结合,打造一批“侨+红”的示范点,既活化了华侨华人的爱国情怀,也丰富了党史学习教育阵地。这些“侨”味红色基地,成为展现新会红色革命精神、华侨华人爱国情怀的重要窗口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
“卖子救国”的华侨郑潮炯一直被誉为爱国华侨典范,他的传奇事迹流传至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侨乡人。编者带大家走进新会大泽郑潮炯故居,感受“先有国才有家”的爱国主义精神。
郑潮炯,1904年出生于新会区大泽镇五和许坑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十多岁后随父来到马来西亚,开始了他南洋拼搏的生涯。1940年正在中国军民团结一致英勇抵御侵华日寇,进入相持阶段的关键时刻,广大旅居海外的华侨同胞也纷纷动员起来,掀起了回国参加抗战和踊跃捐钱捐物,支援祖国抗击日寇的热潮。其中旅居新加坡的郑潮炯,不但穿梭于新马两地义卖瓜子共筹集抗日义款18万元,而且把义卖亲生儿子郑社义的80乳银全部捐作抗日。郑潮炯夫妻为抗日爱国卖子的义举义薄云天、震撼人心,极大地激励更多的华侨加入抗日救国的行列中。郑潮炯为了支持祖国抗日战争的大业,义卖瓜子,筹款助赈,甚至毅然卖儿救国,献上赤子之心,成为海外华侨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典范!郑潮炯,这个普通但又充满民族大义的海外华侨,让万人钦佩敬仰!
郑潮炯故居位于新会大泽五和村的一条乡间小路的尽头,是一间占地约70平方米的普通乡间单层平房,两室一厅,屋外有一口小水井。2016年,新会区大泽镇投资20多万元,用于郑潮炯故居修葺工程,在保持原有格局的基础上,对内外墙进行翻新,并重新架接电路、改造地面等。在郑潮炯故居的墙壁上展示介绍郑潮炯事迹的图片和文字,并配备了电视设施播放多辑关于郑潮炯事迹介绍的专题报道。2017年4月,新会区在郑潮炯故居举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并正式对外开放。在开放仪式当天,郑潮炯80多岁的二儿子郑社心特地从新加坡赶回家乡参加活动,还将珍藏的历史资料赠送给郑潮炯故居作为馆藏史料。郑社心表示,他始终牢记父亲“有国才有家”的教诲,也希望年轻人能记住这段历史,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修葺一新的郑潮炯故居成为了活化侨乡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示范点。郑潮炯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设立,为海内外中华儿女传承一脉爱家卫国的浩然正气,成为华侨华人寄寓爱国情感的一处精神家园,成为新会区青少年一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平台。近年来,吸引了多批的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共产党员和普通群众、青少年学生前来瞻仰学习,铭记郑潮炯先生时常讲的:“先有国,才有家” ,传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