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市开办侨情调查工作培训班

来源:鹤山市侨联
日期:2014-08-07

     8月1日下午,鹤山市开办由市委统战部牵头的侨情调查培训学习班,鹤山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外侨局局长、侨联主席李婉清以及江门市外侨局联络科科长钟国安、市委统战部有关股室人员、来自我市各镇(街)、村(居)委会、社区的代表近160人参加了培训学习。

     鹤山市委统战部联络经济股股长李健文就侨情调查涉及的十多份表格如何填写,作了详细解读。负责开发《江门市侨情资料管理系统》软件的工程师郑鹏对该软件的操作,进行了演示。

     鹤山侨务股股长李坚雄分析了我市侨捐项目监管的现状和面临困难,并就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了建议。他指出,侨捐项目是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爱国爱乡的丰碑,加强侨捐项目监管工作是为了树立榜样、教育后人,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体现,更是依法行政的需要。他要求市有关部门、各镇(街)、各受赠单位要按照市外侨局出台的《关于完善华侨港澳同胞捐赠公益事业项目监督管理制度的意见》履行好职责,做好侨捐项目监管工作,切实维护捐赠人的合法权益。

     江门市外侨局联络科科长钟国安对我市开办侨情调查培训班,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要求我市各有关单位、镇(街)要以此次侨情调查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鹤山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的沟通和联系,并要求侨情调查工作人员要本着对这项工作高度负责、实事求是的精神,树立为侨服务思想,创造性开展工作,确保调查的质量,要形成合力最终把这项覆盖面广、涉及面大的侨情调查基础工作做好。

     鹤山市是全国的重点侨乡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爱国爱乡、慷慨解囊、造福乡梓,积极支持家乡文教、卫生、体育及其它福利事业的发展。截至2013年底,我市接受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捐资赠物累计超过5亿元,捐资修建学校、医院、幼儿园、图书馆、体育馆、侨联大厦、道路、桥梁、自来水工程等侨捐项目1530个。这些项目大部分状态是好的,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历史变迁,部分侨捐项目却失去原有功能,有的因不可抗力而自然损耗,有的因政策变动而改变用途,突出表现为一些乡镇侨捐学校由于并校等原因被闲置或改变用途。据统计截至2014年6月,全市改变用途的侨捐项目达51个,其中48个项目为侨捐学校。改变用途的侨捐学校主要出租用作工厂和幼儿园,出租收益部分用于当地学生交通费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