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党建引领 党侨同心 共建侨乡——牛江镇申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进展情况汇报
来源:恩平市侨联 日期:2019-08-23
恩平市牛江镇是“中国第一侨乡”江门五邑地区的著名侨乡,是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故里,总人口2.4万人。旅外华侨、港澳同胞3.5万人,分布于世界29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9月,牛江镇党委、政府积极加强与侨联部门的沟通联系,严格按照申报标准和要求,向全国侨联提交了《恩平市冯如故里牛江镇申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的报告》。
近年来,牛江镇立足本地文化特色,深挖华侨资源,为创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服务侨建,定好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努力。把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紧密团结起来,发挥他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积极作用,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
牛江镇结合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党对基层侨务工作的领导,注重发挥广大侨贤侨胞的优势力量,为本地侨建定好底色。一是成立领导机构。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指导,组织成立恩平市冯如故里牛江镇申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领导任组长,市侨联、牛江镇的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市有关职能部门单位负责人任成员,切实加强对申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二是建设基础设施。以建设方寿林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镇委党校)、恩平县委旧址(郑锦波故居)、基层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抓手,突出党带侨建、党侨共建,以党建工作带引,促进各项侨捐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创新侨建形式。在马龙塘村成功创建“广东侨界人文社区示范点”的基础上,以高联村委会为试点,推动“侨胞之家”建设,设立全镇首个村级侨联工作小组,由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任组长,村“两委”成员任干事,各自然村村长任组员。同时,结合牛江侨建工作情况,制定会议学习、接待走访、定期活动、侨情管理、联系群众等五项制度,为广纳侨贤想法建议,汇集侨贤智慧力量,献计“支招”党建带侨建开创了新模式。
加强新时代党建领导侨建工作,坚持党建带侨建、侨建为党建原则,在发展华侨文化中融入党建元素,是牛江镇在申办“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的创新举措。这不仅为广大侨胞、各界群众、基层党员学习和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开展党内活动提供良好环境,更重要的是搭建了一个可以让全镇广大华侨乡贤、村民群众共商共议的全新平台,为帮助华侨乡贤排忧解难,为便于侨贤建言献策、捐资助力,拓宽了渠道和途径。
二、借力冯如,擦亮品牌,凸显特色
冯如誓言:“吾闻军用利器,莫飞机若,誓必身为之倡,成一绝技以归飨祖国,苟无成,毋宁死。”
冯如,是“中国航空之父”,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制造师和飞行家,更是华侨爱国精神的象征。
牛江镇在创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冯如精神的宣传力度,突出冯如故里特色,擦亮冯如品牌。一是加快推进冯如文史馆升级改造建设。冯如文史馆是冯氏宗祠,是牛江镇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基地,是我镇进行冯如品牌打造的重要一环。目前,已完成一期馆内展览厅全部布展工作。二是配合做好冯如故居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关工作。冯如故居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牛江镇正在协助上级有关部门推荐申报冯如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关工作有条不紊开展。三是高标准规划建设冯如故里精品线路。牛江镇立足旅游和农业生态保护区的发展定位,以冯如文化、航空文化、华侨文化、古村落文化、农耕文化为特色,将昌梅、莲塘和高联三条行政村串联打造一条农旅文化精品线路,积极发展“人文寻究+农耕体验+生态观光”的“乡村游”产业。目前,委托浙江卓创公司进行规划设计,已出初稿。四是抓好冯如纪念中学建设。牛江镇以建设航空航天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为目标,以冯如精神、航空文化、华侨文化为亮点,支持冯如纪念中学办好特色教育。在牛江镇政府的“穿针引线”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著名学府,专门派出志愿者老师到冯如中学支教。2018年,冯如中学暑期乡村少年宫夏令营活动在三所大学的支持下,顺利开营。近年来,冯如中学先后被评为“广东省航空科普特色示范学校”、“中国航空特色学校”。五是加快冯如森林公园建设。牛江镇冯如森林公园是牛江镇为改善人居环境,推进“森林进城、森林围城”的一项民生建设工程。公园地处火煤岭,是牛江镇烈士纪念碑的所在地,是海内外华侨、社会各界群众缅怀冯如等先烈、开展红色教育的场所。近年来,牛江镇以冯如森林公园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创森”工作,累计投入524.5万元开展绿化造林等工作,新增造林绿化面积362.1公顷。六是加大冯如品牌节庆宣传力度。2018年,牛江本地美食品牌——恩平华威濑粉在首届中国(江门)好食材评选活动中,荣获“中国(江门)十大最地道食材”称号。近年来,随着连续四届冯如文化暨濑粉美食节的成功举办,牛江这一节庆活动在周边地区已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今年,牛江镇将按照市的统一部署,结合“牛江富硒小镇”打造,策划办好第五届恩平冯如文化暨濑粉美食节,进一步擦亮冯如故里、富硒小镇品牌,扩大对濑粉、烧饼等牛江美食的宣传。今年7月,中央电视台CCTV10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组专门到牛江镇进行冯如文化和濑粉制作等特色内容拍摄,为提高冯如故里——牛江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油助力。
2018年恩平冯如文化•濑粉美食节成功举办
三、以侨为“桥”,凝心聚力,体现本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海外侨胞有着赤忱的爱国情怀、雄厚的经济实力、丰富的智力资源、广泛的商业人脉,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冯如文史馆升级改造建设工程
导游正在讲解冯如文化
2019年冯如森林公园绿化植树
冯如纪念中学
冯如纪念中学航空展室
要成功创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必须要依靠和发挥各方力量,通过政府搭台、社会参与、华侨“唱戏”,全面形成“华侨参与、全员共建”的工作格局。牛江作为侨乡,外出侨贤众多,华侨资源丰富。汇侨智、引侨资、聚侨力,让海内外华侨更好地参与到家乡的建设当中去,一直是牛江镇党委、政府努力的方向。
改革开放40年以来,牛江镇广大海内外华侨同胞为推动牛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在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加强民生建设方面,在牛江乃至恩平范围内树立了标杆榜样。如著名企业家、慈善家、旅港乡亲吴年乐先生,一直致力家乡教育事业发展,先后捐巨资回乡兴办牛江年乐学校、恩平市年乐夫人学校、市年乐学校,以及带头支持市、镇、村三级民生工程建设,捐资总额超4000万元;旅港杰出企业家方寿林先生捐建恩平市方寿林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捐资超1000万元;旅委乡亲冯雪茂先生捐建雪茂学校,捐资超500万元;著名企业家冯活晓、冯活灵兄弟二人一直热心关心和支持家乡公益事业,捐资均超500万元;杰出侨贤冯根存先生,捐建根存学校,捐资超100万元……
除此以外,还有众多热心家乡建设的杰出乡亲,如冯卓凡、冯日成等,他们都是推动牛江创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的“佼佼者”,是侨资助侨建、侨资促振兴的先进典范。
在牛江镇党委、政府的努力下,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的创建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通过初审。下一步,牛江镇将继续以党建引领,坚持“党建带侨建、侨建为党建”党侨共建工作模式,加强与上级侨联部门的联系,更好地整合冯如故居、冯如文史馆等人文资源,充分把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中蕴藏的巨大能量凝聚起来、发挥出来,为建设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打下坚实基础。